█邵肖梅
“地球上的第一朵花诞生在哪里?”
“在新昌,我见到了最大的硅木化石”
4月28日下午,绍兴科技馆一楼报告厅座无虚席,一场来自瑞典科学家的科学讲座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地球上第一朵花——花超过一亿年的历史》,应绍兴籍中国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院、绍兴科技馆建站院士张弥曼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古植物部主任傅睿思(Else Marie Frils )院士为绍兴的听众送来一场科普盛宴,这也是绍兴科技馆开馆以来第一次请来的外籍院士的科普讲座。
“地球上的第一朵花来自于哪里?”院士的开场白引人入胜,在一幅幅精致的图片展示中,诞生于一亿二千万年以前地球湿地附近的被子植物被认定为地球上最早的花,傅睿思院士主要探索被子植物的起源、早期演化、辐射与兴起,及其对生物界和地球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方面的研究工作,她在瑞典南部白垩纪沉积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丝炭化的花化石,与电子显微镜技术结合,恢复了花的三维结构,通过研究多类被子植物的化石,追溯和探究了它们的起源和演化过程,回答了达尔文生物进化的困惑,为此傅睿思院士于201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根据院士的研究和三维复原,在一幅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睡莲》画作中,镶嵌着一朵直径仅为3厘米的化石标本,这枚花化石由此被世界古植物学界认定为“莫奈”属。
报告现场,关于花的话题,中外院士与听众互动交流,兴趣盎然。
作为当今世界上古植物领域里最具权威的科学家,院士的足迹遍布全世界,这位丹麦籍女科学家曾经十五次来过中国,但第一次来绍兴就见到了从未见过的最大硅木化石,这一意外发现让她兴奋不已,“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但在绍兴的新昌开了眼界。”
新昌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昌镜岭穿岩十九峰,这也是绍兴市科协为院士们安排的野外考古第一站,这里古木森森,人迹罕至,却是考古专家们流连忘返的乐园,在根部直径3.5米,高2.1米,根爪展开4.1米的“木化石之王”面前,两位院士和专家们惊叹不已,大开眼界。新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是中国大陆边缘白垩纪盆地构造――沉积――火山事件的天然记录,系统完整地保存着白垩纪盆地的地质遗迹,在东南沿海众多此类白垩纪盆地中具有典型性、完整性和代表性,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科普旅游价值。
“新昌拥有世界上罕见的硅木化石之王”,养在深闺的地质公园宝藏与这位世界古植物专家一见钟情,这一意外发现很快被院士写入“科学大讲堂”的教案,并将随着她的全球巡讲被带到世界各地,名扬天下。
绍兴科技馆版权所有2014-2018 Copyright @ All Rightes Reserved 浙ICP备08014424号-1